会员登录| English|加入收藏
  • 资讯
  • 公告
  • 会员
  • 政策
  • 活动
  • 首 页
  • 星空(中国)概况
  • 星空(中国)领导
  • 星空(中国)党建
  • 星空(中国)动态
  • 星空(中国)活动
  • 会员风采
  • 行业资讯
  • 国际交流
  • 政策法规
  • 星空官方入口
  • 协同发展中心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产业观察 > 详细内容

解读民盟中央《关于推动我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提案》

2022/03/11 09:42:43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分享到:  
大中小

  “十四五”期间,随着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深入演进,以及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格局的深刻影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既面临重大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不少新矛盾、新问题和新挑战。为此,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民盟中央提交了《关于推动我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提案》(以下简称提案),促进文化产业迈向新高峰。

  受民盟中央委托,民盟北京市委承接了该提案的调研与撰写工作。民盟中央文化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市政协常委、民盟北京市委一级巡视员宋慰祖在接受《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份提案是在经过民盟北京市委深入调研、全面梳理、分析评价现行文化经济政策的基础上产生的,而且提案统筹考虑了新时代文化产业发展的建设要求和创新需求,对整个行业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与指导意义。

  文化产业融资需要新的评价体系支撑

  首先提案着重指出目前国内文化产业存在的三大问题,第一个是文化企业融资困难,支持企业发展的激励手段不足。

  当下文化企业融资困难这一问题尤为突出。宋慰祖告诉记者,问题的原因在于当前文化产业是以文化消费为引领、科技为支撑的服务产业形态,其投资风险大、回报周期长,目前的融资模式与产业发展存在滞后,“比如实体产业进行融资,可以用重资产如厂房等进行抵押,但文化产业多是轻资产,虽然有银行的文创金融,但大多没有地产等固定资产抵押,融资仍是问题”。所以在宋慰祖看来,问题的核心是文化产业的“抵押物”是什么,“如果银行不承认这些无形资产价值,那文化产业的融资体系依然无法打通”。

  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产业链的延伸和融资体系支持。为此,建议提出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指出数字化战略的发展有助于延长文化产业链,促进结构优化,形成线上线下一体化发展:以新基建和新场景建设为契机,带动传统文化产业数字化转型;发展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字文化产业。

  在轻文化产业轻资产评估评价体系构建方面,建议要支持企业落地和产业发展并重,完善对于旗舰型文化企业的金融支持机制,为此,相关单位应组织开展专题研究,同时用好用足各类政府产业基金。

  在这条对策中,认识旗舰型文化企业IP价值成为轻资产融资的关键。对于旗舰型文化企业,宋慰祖表示,它们一定是有IP主题的平台型文化企业,例如总台文创、人民文创、小米科技、故宫文创等有自主品牌,且聚集创新设计链、制造产业链、供应链和销售服务链。“当前行业的发展模式正从著名企业的工业时代、科技时代迈向平台产业的大文化时代,协同资源、协作平台的旗舰型文化企业就成为新时代的发展必然。所以我们在2005年创办了以设计资源协作为主题的‘DRC工业设计创意产业基地’,是集设计、制造、宣传、教育、展示、表彰于一体的设计资源协作综合体,效果突出。”

  保护版权又要用好版权

  提案指出的第二个问题是:文化领域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亟待完善。对此,宋慰祖认为,这需要厘清什么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无文化不产业、无产业不文化的时代,传媒、出版、演艺、设计、旅游等要发挥文化IP价值,通过文创开发与生产制造产业相融合,实现实体产业化,今年冬奥会‘冰墩墩’的火爆给了我们实践的启示”。

  对此,提案提出要加大文化产业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带动创新环境和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切实保障知识产权所有者应有的权利;严格规范知识产权所有者的产品品质;加强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建设。同时加强新兴文化领域立法和执法工作。

  在版权保护方面,宋慰祖强调IP保护的同时,也要注意IP应用场景的打造。“数字化场景和场景数字化是两个概念,文化产业打造应用场景,数字化是技术基础,关键在文化应用,开发应用模式是核心。科技支撑发展的新文化产业领域有着很大的潜力,如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的诞生,元宇宙模式的形成,为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奠定了基础,值得我们关注。”

  培养好人才更要留住人才

  提案最后指出的问题就是文化产业高端复合型人才严重缺失。对此,宋慰祖表示,文化产业要构建与之发展相适应的政策法规体系和文化金融投资机制、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体系,需要培育新一代的文化产业从业者,“人才培养是关键,因此我们的教育体制、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内容都要跟上”。

  提案提出,要从教育入手,加大理论研究与实用技能人才培养和储备力度,健全人才培养体系;明确文化产业学科定位,加强文化产业学科建设;着重培养兼具创意与管理、理论与技能的复合型人才;着力推动文化产业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对于一些企业表示培养人才后无法留住人才的问题,宋慰祖认为,留住人才的核心是让人才有用武之地,“生活条件、身份待遇固然重要,但在人才发挥作用、人才成长的政策机制上要更灵活。既不搞终身制,也不搞‘一刀切’,为人才提供发挥作用的平台。做到人尽其才,才能留得住人才”。

最新文章

  • 《中国文化遗产数字化报告(2023-2024)》发布
  • 山东省级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典型案例公布
  • 文化和旅游数字化创新示范案例公布
  • 2024四川文化产业年会探讨融合发展之路
  • 河南省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创新联合体正式揭牌

图片新闻

加拿大发行马年邮票
天津神界打造津版四大名著漫画
本山传媒联合波克城市强势进军手游
张北冰雪文化旅游节开幕

热门文章

  • 中法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第四次会议举行
  • “欢乐春节·美丽江西”亮相美国
  • 新西兰奥克兰将设中国文化中心
  • 中意文化合作机制第一次会议在京举办
  • 第十届中日韩文化产业论坛举行
  • 中越研讨传统文化与创意产业
Replica watches recommended by the American Cultural Industries Association

©2013 版权所有:星空官方入口备案号:京ICP备1304213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754号 网站简介|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招聘英才| 网站地图       

三亿体育·(中国)官方网站 | 爱体育 | kok网页版中国(中国)网站 | 乐玩在线注册 | 星空平台 | 星空网页版登录入口 | 球友会在线 | 千亿买球 | 九游在线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