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English|加入收藏
  • 资讯
  • 公告
  • 会员
  • 政策
  • 活动
  • 首 页
  • 星空(中国)概况
  • 星空(中国)领导
  • 星空(中国)党建
  • 星空(中国)动态
  • 星空(中国)活动
  • 会员风采
  • 行业资讯
  • 国际交流
  • 政策法规
  • 星空官方入口
  • 协同发展中心

政策法规

  • 部委政策
  • 地方政策
  • 公告通知
  • 十八届三中全会
  • 聚焦2014全国两会
  • 丝绸之路文化带
  • 聚焦2015全国两会
  • 聚焦2016全国两会
  • 聚焦2017全国两会
  • 聚焦党的十九大
  • 聚焦2018年全国两会
  • 聚焦2019年全国两会
  • 聚焦2020年全国两会
  • 聚焦2021年全国两会
  • 聚焦2022年全国两会
  • 聚焦2023年全国两会
  • 聚焦2024年全国两会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政策法规 > 聚焦2020年全国两会 > 详细内容

潘路委员:建议编制中华文物走出去精品工程五年规划

2020/05/22 16:01:11 文章来源:中国经济网
分享到:  
大中小

  作为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手段,文物外展在我国对外交流活动中起着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近年来,文物出境展览在国际上频频掀起“中国风”热潮。如何更好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今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博物馆研究馆员潘路带来了一份关于“统筹规划 打造文物走出去精品工程”的提案。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博物馆研究馆员潘路

  文物出境展览缺乏统一布局筹划

  随着中国经济蓬勃发展,“一带一路”建设持续推进,我国文物出境展览事业发展迅速,这几年国家层面的大型、综合类文物展不断在世界各地举办。相关数据显示,十八大以来,我国每年约举办60余个文物出境展览和入境展览,特别是中国与意大利签署的政府合作五年联合办展协议的圆满完成,中国选派文物参加纪念希腊建国展览等都为政府间展览合作积累了有益经验。但应承认的是,在文物展览策划理念、阐释方式、展陈布局等方面,我们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2019年10月,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联合下发《关于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敦煌研究院座谈时重要讲话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第六条明确,“加强文物国际交流合作”,“着力实施文物外展精品工程,广泛拓展国际传播渠道,不断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需要注意的是,我国文物出境展览因为管理体制等原因,缺乏统一布局和统筹保障,导致各自为阵,尚未形成合力,影响力和实际效果大打折扣。” 潘路举例谈到,如有限外展资源扎堆欧美主要发达国家,一些展览题材相近,一些展览题材重复;一些办展单位缺乏策展能力,很多出境展览主要由外方策划的“献宝展”“精品展”,对国际文化传播及外国人文化需求研究不足,尚未形成“中国故事、世界表达”的有效方式等。

  在国际权威艺术媒体《艺术新闻》新发布的2018年全球最受欢迎展览和博物馆榜单中,中国国家博物馆以860万人次的总参观量,位居全球最受欢迎博物馆榜单第二名。但即便如此,国家博物馆出境展览的次数也相对有限。据悉,2011年至2017年,国家博物馆共举办国际交流展览70个,其中入境展览60个,出境展览10个。十三五期间,国家博物馆累计举办国际交流展览31个,包括入境展览25个,出境展览6个。

  这是因为文物出境展览,除了严格的审批手续与其中周折,文物安全才是博物馆界所面临的共同难题。况且,百密难免一疏,越是重要的博物馆,重要的文物,其安全压力就越大。因此,只有在确保博物馆具有足够而又充分的技术手段来保障文物安全的条件下,配套完善的保险机制与专业的代理机构服务,文物出境展览才能多一分保障。

  建议编制中华文物走出去精品工程五年规划

  当前,随着我国对外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文物走出去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今后走出去的步伐也会更快。

  潘路建议,十四五期间,我们要从国家层面加强对文物外展的统筹规划,从管理制度、品牌建设、人才培养、评估体系、参与机制、传播方式等多方面,组织实施“中华文物走出去精品工程”。

  “我们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凝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标识,弘扬中华文化蕴含的人类共同价值,在此基础上形成一批‘中国故事、国际表达’的文物外展精品项目。”潘路表示,希望可以将文物出境展览的统筹管理上升为国家行为,纳入《文物法》修法范畴,设立中华文物走出去精品工程专项资金,编制中华文物走出去精品工程五年规划。如此,在国家统筹规划的基础上,积极发挥地方独特优势,用好“友好省州”“友好城市”等纽带,共同打造有影响力的文物外展精品项目。同时,还可以激活社会和民间力量活力,鼓励行业星空(中国)、非国有博物馆等社会力量参与文物外展的研究策划、经费筹集、项目落地、宣传推广等各个环节。

  以展览为平台促进文明的交流与互鉴,不仅需要深入理解文物的文化内涵,同时还要从跨文化的视角出发,全面构建文物走出去工作绩效评估体系,而这归根到底还是要依靠人才。潘路强调,建议设立推动中华文物走出去工作专家咨询委员会。加强博物馆策展人制度建设,实施博物馆青年策展人扶持计划,培养造就一批与国际接轨的博物馆策展人队伍。深入推进“互联网+中华文明”行动计划,创新网络传播。

Replica watches recommended by the American Cultural Industries Association

©2013 版权所有:星空官方入口备案号:京ICP备1304213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754号 网站简介|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招聘英才| 网站地图       

三亿体育·(中国)官方网站 | 爱体育 | kok网页版中国(中国)网站 | 乐玩在线注册 | 星空平台 | 星空网页版登录入口 | 球友会在线 | 千亿买球 | 九游在线注册 |